关于抑郁症的7个事实
抑郁症是一种非常真实和可治疗的疾病。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鬼神之说、对疾病的误解和病耻感仍然是治疗抑郁症的障碍,而抑郁症未经治疗的后果可能会危及生命。以下是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关于抑郁症的7件事。
1. 抑郁症并不总是有“合理的”原因
有时人们变得抑郁似乎是出于一个“合理的”原因——也许他们失业了,或者有家人去世了。然而,对于临床抑郁症来说,这种抑郁的感觉并不一定要有原因。
事实上,1600万成年人患有抑郁症,但没有经历过负面事件或面临某种生活变化。这种毫无原因的症状可能会导致他人同情心的减少,因为他们不明白抑郁症可以在没有触发事件或外部压力的情况下存在。
一种解释是,抑郁症与帮助调节情绪的神经递质失衡有关。理论是,这些化学信使过多或过少都会导致或促成抑郁。
所以,大脑中负责你情绪的化学物质可能失衡,导致你感觉不好,即使你的生活看起来一切都很好。
2. 导致抑郁症的因素有很多
抑郁症的原因并未被完全了解,许多人认为这种心理健康状况通常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导致抑郁症的原因包括:
遗传学
超过80种基因变异已被确定与抑郁症有关。一些研究发现,当父母有抑郁症时,孩子患抑郁症的风险会在青春期上升,并持续到成年,这表明基因可能在这种疾病的发展中发挥作用。
激素
任何激素的产生或功能的变化——比如与怀孕、月经、更年期或甲状腺有关的激素——都可能导致抑郁症。例如,一项研究发现,如果绝经前的女性有更高水平的激素睾酮时,她们会出现更多的抑郁症状。
季节性变化
具有季节性模式的重度抑郁症(也被称为季节性情感障碍)是由人体在一年中的不同时间的昼夜节律中断引发的。季节的变化也会扰乱睡眠,从而导致抑郁情绪。
压力和创伤
失去爱人、创伤、虐待、慢性压力和重大的生活变化(如经历离婚或失业)都可能引发抑郁症。研究人员将此归咎于压力和创伤时期分泌的激素皮质醇水平过高。皮质醇会影响神经递质血清素,并引发抑郁症。
物质使用
有物质使用史的人患抑郁症的几率也更高。对此的一种解释是,对抑郁症的耻辱感导致人们将药物作为一种应对方式,或者抑郁症导致药物使用。其他的理论认为物质使用会导致抑郁症,或者物质使用和抑郁都是一个单独的潜在问题的结果。
其他潜在的原因
身体健康状况的存在,经常与抑郁症共存,如癌症、糖尿病或帕金森氏症,或服用有抑郁副作用的药物。
3. 抑郁不仅仅是普通的悲伤
悲伤是人的一部分,是对痛苦环境的一种自然反应,我们每个人在生命中的某个时刻都会经历。然而,抑郁症是一种有许多症状的疾病,远远超出了不快乐的情绪。
抑郁症的症状包括:
食欲、体重和睡眠模式的变化
难以集中注意力,记忆力和决策力
感到焦虑、绝望或无助
感到烦躁不安
持续的悲伤或“空虚”情绪
身体症状(如头痛、消化问题、身体疼痛)不会随着治疗消退
对曾经喜欢的活动失去兴趣
精力不足或感到疲劳
说话和/或移动缓慢
睡眠问题
不幸的是,你无法让自己摆脱抑郁症。如果你发现自己或家人有这些迹象,请向心理健康专家或精神科医生寻求帮助。
4. 儿童也会患上抑郁症
如果认为童年就应该是快乐的、无忧无虑的,那大错特错。虽然儿童可能不会像成人那样经历同样的问题,比如工作压力或经济压力,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会抑郁。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表示,3至17岁的儿童中有4.4%被诊断为抑郁症,总计约270万。此外,73.8%的抑郁症儿童也有焦虑,47.2%有行为问题。
童年有独特的压力源,比如校园霸凌(无论是当面还是网上的)以及争取同伴的接纳。孩子们也会因为功课、运动、身体变化或家里发生的事情而感到压力,比如父母分居或离婚。
儿童抑郁的症状包括:
饮食习惯的改变
睡眠模式的改变
情绪变化
不再喜欢他们曾经喜欢的活动
情绪低落
在学校不断惹麻烦
如果你怀疑孩子有抑郁症,就和他们的父母或监护人谈谈。如果是你的孩子,请咨询儿科医生或心理健康专家。他们可能会排除任何医疗问题,并/或将您的孩子转介给心理健康专家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治疗。
5. 抑郁症是一种真正的疾病
一些抑郁症患者觉得自己很虚弱或“很疯狂”。他们可能会质疑自己的感受是否真实,尤其是如果抑郁症不是由负面事件引发的。但抑郁症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疾病,一些专家甚至开始将其定义为一种全身性疾病(这意味着它影响整个身体,而不仅仅是大脑)。
请记住,1600万成年人患有抑郁症,但他们没有经历过负面事件或生活变化。在这些个体中,正常水平的神经递质中断会导致抑郁发作。这些神经递质在调节情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多巴胺:帮助调节情绪、记忆、思考、动机和奖励
去甲肾上腺素:使你的心率和血压在“战斗或逃跑”反应或压力时期飙升
血清素(5-羟色胺):帮助调节情绪,在你的整体幸福感中发挥作用;被称为“快乐因子”
研究人员还在继续研究导致这些失衡的原因,同时也在研究其他可能在抑郁症中发挥作用的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氨基丁酸和谷氨酸。
6. 抑郁症是可以治疗的
抑郁症的治疗应该根据你的症状和整体健康状况量身定做。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通常被用来帮助缓解抑郁症的症状。
以下这些方法被证实可以治疗抑郁症。
行为激活
认知行为疗法
人际关系治疗
解决问题的治疗
心理动力疗法
社会技能治疗
支持性咨询
药物
也有许多药物被发现对抑郁症的治疗有效,特别是当与心理治疗结合使用时。常用的治疗抑郁症的药物包括非典型抗抑郁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N-甲基-D -天冬氨酸(NMDA)拮抗剂、选择性5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5 -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三环类抗抑郁药。
由于抑郁症的治疗并不是一种万能的方法,它可能需要一些试错,以找到减轻你的症状的药物以及最少的副作用。
如果开给你的药物不起作用,请告知自己的主治医生。此时可能需要改变剂量或尝试一种新的药物。
生活方式的改变
除了治疗和药物,还有一些生活方式的改变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管理抑郁症的症状(以及管理药物的副作用)。
饮食:没有治疗抑郁症的万能饮食,但是某些食物会影响和调节情绪。加工食品、酒精、咖啡因、糖和精制谷物会损害你的心理健康,所以应该限制或避免它们。相反,像水果和蔬菜、鱼、火鸡、鸡肉、豆类、坚果和种子这样的天然食物可以提升情绪。有机食品也可能是有益的,因为农药、除草剂、类固醇和抗生素会破坏肠道微生物群,这些物质常存在于非有机食品中。这可能导致免疫促炎化学物质(细胞因子)的释放,可以跨越血脑屏障,破坏神经递质平衡。
锻炼:良好的锻炼可以帮助提升你的情绪,减少压力,减轻抑郁的症状。你选择的运动类型应该基于你的健康水平和健康状况。日常活动可以包括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或快走,以及瑜伽和太极等身心活动。
压力管理:压力可以引发抑郁症并加剧其症状。长期的习惯,如良好的营养,定期锻炼,适当的睡眠和冥想有助于建立恢复能力。一旦你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就把日常压力管理技巧结合起来。支持团体或心理健康专家可以提供额外的想法。
7. 未经治疗的抑郁症是自杀的常见原因
全国精神疾病联盟报告说,45%自杀的人患有某种精神疾病。这包括未确诊、未治疗或治疗不足的抑郁症患者。
许多自杀的征兆同时也是抑郁症的征兆。正确的抑郁症诊断和治疗对于预防自杀的想法或行动极其重要。
如果你有自杀的想法,请及时与家人沟通或拨打120,寻求训练有素的咨询师的支持和帮助。
精彩
推荐
大话精神专业分站《大话双相》、《大话抑郁》、《大话焦虑》上线了,欢迎关注!
欢迎加入病友群
微信扫码或长按识别
响应病友多年呼吁,大话精神编辑部在半年前搭建了患者交流群,半年来,已经有数千病友入群,每个群每天多达数千条信息分享。
我们非常欣慰能为病友交流提供这样一个平台,同时也欢迎更多病友加入我们的大家庭。请长按二维码扫码入群。妈妈更容易把焦虑传给女儿?!爸爸的焦虑传给谁呢?「研究速递」--大话精神
这些疾病容易与双相情感障碍共病--大话双相应对焦虑的几种方式--大话焦虑我为什么会抑郁?--大话抑郁1.Checkroud A, Foster D, Zheutlin A, et al. Predicting barriers to treatment for depression in a U.S. national sample: A cross-sectional, proof-of-concept study. Psychiat Serv. 2018;69(8):927-934. doi:10.1176/appi.ps.201800094
2.Naoi M, Maruyama W, Shamoto-Nagai M. Type A monoamine oxidase and serotonin are coordinately involved in depressive disorders: from neurotransmitter imbalance to impaired neurogenesis. J Neural Transmiss. 2018;125:53-66. doi:10.1007/s00702-017-1709-8
3.Ormel J, Hartman C, Snieder H. The genetics of depression: successful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 introduce new challenges. Translational Psychiat. 2019;9:114. doi:10.1038/s41398-019-0450-5
4.Morris BH, McGrath AC, Goldman MS, Rottenberg J. Parental depression confers greater prospective depression risk to females than males in emerging adulthood. Child Psychiatry Hum Dev. 2014;45(1):78-89. doi:10.1007/s10578-013-0379-5
5.Stanikova D, Zsido R, Luck T, et al. Testosterone imbalance may link depression and increased body weight in premenopausal women. Translational Psychiat. 2019;9:160. doi:10.1038/s41398-019-0487-5
6.Bielen J, Melada A, Markelić I. Depression and circadian typology. Psychiatr Danub. 2015;27(2):190-2.
7.Wichmann S, Kirschbaum C, Böhme C, Petrowski K. Cortisol stress response in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anic disorder, and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patients. Psychoneuroendocrinol. 2017;83:135-141. doi:10.1016/j.psyneuen.2017.06.005
8.Wang K, Burton C, Pachankis J. Depression and substance use: towards the development of an emotion regulation model of stigma coping. Substance Use Misuse. 2018;53(5):859-866. doi:10.1080/10826084.2017.1391011
9.Sun Z. Comorbid depression and substance use on college campuses: A review. Proceedings of the 2020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umanities Education and Social Sciences. 2020. doi:10.2991/assehr.k.201214.593
10.Czysz A. Impact of medical comorbidity in biomarker discovery for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Psychiat Ann. 2020;50(6):239-243. doi:10.3928/00485713-20200507-02
11.Kondziella D. The top 5 neurotransmitters from a clinical neurologist's perspective. Neurochem Res. 2017;42(6):1767-1771 doi:10.1007/s11064-016-2101-z
12.Cuijpers P, Stringaris A, Wolpert M. Treatment outcomes for depression: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Lancet Psychiat. 2020;7(11):925-927. doi:10.1016/S2215-0366(20)30036-5
13.Barth J, Munder T, Gerger H, et al. Comparative efficacy of seven psycho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 for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A network meta-analysis. PLOS Medicine. 2013;10(5): e1001454. doi:10.1371/journal.pmed.1001454
14.Marx W, Lane M, Hockey M, et al. Diet and depression: exploring the biological mechanisms of action. Molecul Psychiat. 2020;26:134-150. doi:10.1038/s41380-020-00925-x
15.Kvam S, Kleppe CL, Nordhus IH, Hovland A. Exercise as a treatment for depression: A meta-analysis. J Affect Disord. 2016;202:67-86. doi:10.1016/j.jad.2016.03.063
16.Yang L, Zhao Y, Wang Y, et al. The effects of psychological stress on depression. Curr Neuropharmacol. 2015;13(4):494-504. doi:10.2174/1570159X1304150831150507
(可上下滑动查看)
大话精神编译,转载请联系编辑部
投稿请联系微信:dahuajingshen
或邮箱:dahuajingshen@126.com
长按二维码,关注大话抑郁